针贬时事 放大光明

针贬时事 放大光明
1913年,为庆祝达德学校成立十周年,黄齐生以“戊戌变法”为题材,编写文明戏(话剧)《维新梦》。编写之前,黄齐生与达德学校校友、曾就读于上海的聂正邦、王慎余、朱冠山、朱练甫等商议:既然别开生面的开创话剧,务必要在民众中演出新意,震动民心,让市民对话剧发生浓厚兴趣,从中接受三民主义和民主、自由、图强等新思想。演出时舞台两侧 “揭开黑幕,放大光明”、“把社会权作大戏场,聚英才演出新社会” 的对联,就是达德新戏紧扣时局,启迪大众的写照。黄齐生成为贵州新戏剧运动的开拓者。


黄齐生幕前宣讲剧本
达德学校上演的话剧,大多为多幕剧。每幕在布景过程中,即由一人到台前作剧情解说。这时,黄齐生先生立于幕前,介绍情节,说明要点。由于黄先生善于演说,幽默诙谐,妙趣横生。每每讲到精彩之处,他也不禁在台上手舞足蹈起来,观众则常常听得津津有味,兴味无穷。

与《维新梦》同时上演的话剧还有《武训兴学》。两剧共上演五天五夜,观众场场爆满。《达德学校纪念会会志》中记述了当时的盛况:“座位不敷,站立以视,院儿不容。时又大雨如注,秩序井然。每幕演到妙处,拍掌久声不绝。至九时半停演,来宾犹未尽然与觉,观者演者俱乐此而不疲也。”话剧在贵阳的首演,在社会上产生极大的反响,获得了很大的成功。

观众的踊跃,社会的肯定,更加坚定了黄齐生先生等人“以剧教人,以剧育人”的信心。1915年9日袁世凯公然承认日本灭亡中国的“二十一条”。为反对袁世凯卖国行径,黄齐生编写了新剧《亡国恨》,以朝鲜爱国人士安重根刺杀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的历史事件,告诉国人不能够重蹈朝鲜亡国的覆辙。

黄齐生编写的新剧《共和鉴》于1915年在学校公演,借美国人民在华盛顿领导下,经过斗争取得独立,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历史,呼吁国人反对复辟,走向共和。

在黄齐生先生带领学生赴日留学期间(1917—1919年),周杏村、刘方岳、熊志周、聂正邦等担负起了话剧的编写和解说工作。1918年又公演了《林则徐焚烟》,自此,编演话剧成为达德学校的传统。

黄齐生先生及达德师生创演的话剧,不仅为贵州话剧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,而且对全国的话剧活动也产生了一定影响。抗战时期,各地名人、艺人相聚贵阳,贵阳话剧创演的经验得到交流。程摸、赵彤、邱釜、陶熊、万流、郭家华等,就是从贵阳到上海、杭州、广州、武汉等地从事话剧的话剧家。

近期文章

贵阳新学教育的启蒙

复校重聚,抗日救亡

辛亥风云中的达德

面向社会教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