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校重聚,抗日救亡

1933年,“九一八”事件两周年时,贵阳爱国学生上街游行,遭到当局阻挠,冲突最终演变成一场惨案。达德学校学生也在受害之列。

1937年,日本发动“七七卢沟桥事变”,对中国全面侵入,全国人民同仇敌忾。达德学校师生积极宣传抗日救亡,黄齐生呼吁和促使贵阳各学校成立“抗敌救国后援会”,会址就设在达德学校,推选谢孝思为总干事。图为黄齐生与谢孝思。

贵阳 “筑光音乐研究会”
贵阳“筑光音乐研究会”,是1937年由音乐爱好者组织的公开团体,刘佩南为会长,主政贵州的川军20军军长杨森担任名誉会长。抗战后党组织动员党员和进步青年加入,使其改造成为党领导下进行抗日救亡宣传的重要阵地。

“筑光音乐会”的活动得到了达德学校大力支持。以校友聂奇慧为骨干成立了“筑光音乐会”六二达(德)中(学)大队。1939年3月,又成立了“筑光”中共党支部,聂奇慧、黄奇鑫、尹克恂等先后任支部书记,经常组织团员到部队、工矿宣传抗日。

中共贵阳达德地下党支部是贵阳最早建立的中共地下党支部,由中共贵阳县工委书记、组织部长陶信镛领导,于学校迁校后正式设立。(1941年,教师聂汝达、熊芝瑛领导创办《新生》宣传抗日)。
抗日战争时期,达德师生刘方岳、严金秋等利用学校地址秘密开会研究抗日宣传事宜,周杏村暗中支持,还为他们站哨

1936年12月,在上海参加过爱国话剧活动的“左联”成员肖之亮回到贵阳,联合贵阳教育界知名教师田君亮、李俶元等发起成立了 “沙驼业余话剧社”。剧社经常以达德学校为活动场所,演出《放下你的辫子》等抗日题材的剧目,为贵阳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。

1938年12月下旬,中共中央决定在贵阳设立中国共产党的公开办事机构——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贵阳交通站,由贵阳人袁超俊(严金操)任站长。因暂无办公室,达德学校校长曾俊侯冒着极大的风险,将达德学校男中部办公室借出,让交通站于1939年1月3日先行在达德学校挂牌办公。

贵阳青年赴延安 受到抗日宣传影响,在十八集团军贵阳交通站的引导下,大批贵州革命青年赴延安参加抗日,图为贵阳青年赴延安发车情景。

严金萱,1924生于贵阳,就读达德学校期间,受到二哥袁超俊(十八集团军贵阳交通站站长)和五哥严金甡(达德学生,中共党员)的影响,13岁便担任了贵州省工委的“交通员”,14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积极参加贵阳“筑光音乐会”的抗日宣传活动 ,打下最初的音乐基础。1939年,严金萱母亲病逝,五哥严金甡被国民党逮捕,家中十分困难,父亲和二哥商定后送她到延安。

严金萱(左)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与战友一起积肥 1939年,15岁的严金萱来到延安,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、华北联合大学学习,同年底调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冲锋剧社担任演员、作曲。

严金萱在抗日前线为八路军部队演唱 严金萱随抗大开往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后,在晋察冀军区三分区冲锋剧作抗日宣传演出,被称为“金嗓子”。1946年11月,在中央管弦乐团创作演出的大型歌剧《兰花花》中担任主角兰花花,演出受到了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鼓励。图为1940年严金萱(左一)在抗日前线为八路军部队演唱“黄河怨”,指挥晨耕。

1946年,严金萱与孟波在延安结婚合影 1945年,严金萱被调回延安“鲁艺”学习,与担任“鲁艺”教员的孟波再次相识,于1946年在延安举办了简朴而热闹的婚礼。 新中国成立后,孟波担任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。严金萱为大型现代芭蕾舞剧《白毛女》、歌剧《双双和姥姥》等36部歌剧、舞剧、电影、电视剧作曲配乐,2014病逝于上海。

达德学校从二十年代起就组建了“洋鼓”、“洋号”吹奏队。1943年,达德学校从郊区迁回市区后,重新组建了校军乐队,经常参加抗战宣传演出。1949年11月15日贵阳解放后,军乐队参加了贵阳市各项庆祝大会的演奏。图为学校军乐队1947年1月合影。

近期文章

针贬时事 放大光明

贵阳新学教育的启蒙

辛亥风云中的达德

面向社会教育